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清晰地揭示出艺术活动诸要素及其联系的是()
A.普洛普
B.热奈特
C.格雷马斯
D.艾布拉姆斯
2.指出“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3.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是()
A.思想情感
B.艺术想象
C.社会生活
D.文学传统
4.“万里桥西一草堂,白花潭水即沧浪。”其中的“沧浪"所属的音律类型是()
A.双声
B.叠韵
C.叠音
D.叠字
5.与非文学形象不同,文学形象具有()
A.科学属性
B.审美属性
C.自然属性
D.客观属性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寺壁》)这首诗意在()
A.揭示哲理
B.营构意境
C.创造典型
D.展示文采
7.就研究对象而言,20世纪法国兴起的叙事学理论()
A.以研究形式为主
B.以研究内容为主
C.以研究体裁为主
D.以研究风格为主
8.在叙事学中,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称为()
A.概略
B.省略
C.减缓
D.停顿
9.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审美趣味
B.艺术理想
C.思想情操
D.真倩实感
10.克菜夫•贝尔认为,审美情感来源于艺术品的()
A.“有滋味的形式”
B.“有意味的形式”
C.“有况味的形式”
D.“有风味的形式”
11.新古典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是()
A.唯理主义
B.唯情主义
C.唯我主义
D.唯美主义
12.根据“诗言志”的观点评价《离骚》,并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的是()
A. 司马迁
B. 扬雄
C. 曹丕
D. 刘勰
13.韩愈偏刚,欧阳修偏柔;韩文滔滔雄辩,欧文娓娓而谈;韩文沉着痛快,欧文委婉含蓄。两人的差异主要表现于()
A. 文采
B. 情调
C. 气势
D. 氛围
14.“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这表明()
A.作家的生活积累很重要
B.作家的文化知识很重要
C.作家的创作才能很重要
D.作家的人格修养很重要
15.既不能预测,又不能保持,倏忽而来,渺然而去,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种思维状态属于()
A. 艺术直觉
B. 艺术灵感
C. 艺术情感
D. 艺术想象
16.托尔斯泰以一个妓女被判刑的事件作为《复活》的基木情节,表现他的“道德自我拯救"
思想。这揭示了()
A. 艺术理解的重要性
B. 艺术想象的重要性
C. 艺术情感的重要性
D. 艺术直觉的重要性
17.有的人买书并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收藏、摆设或显示品位、身份,这属于()
A.文学接受行为
B.审美文化行为
C.物质消费行为
D.精神消费行为
18.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表明()
A.读者的语言文字能力很重要
B.读者的文学审美能力很重要
C.读者的文化思想水平很重要
D.读者适当的接受心境很重要
19.一些文学观点审美追求相同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色,称之为()
A.时代风格
B.地域风格
C.流派风格
D.民族风格
20.“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语出自()
A.陆机的《文赋》
B.钟嵘的《诗品》
C.刘勰的《文心雕龙》
D.曹丕的《典论•论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作家体验的特性包括()
A.情感的诗意化
B.意义的深刻化
C.感受的个性化
D.题材的多样化
E.主题的固定化
22.文学意境中情景交融的方式包括( )
A.景中藏情
B.情中见景
C.情景并茂
D.以情纬景
E.以景被情
23.“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盂浩然《岁募归南山》)它表达的情感包括()
A.离愁(离乡之苦)
B.情思(思亲之痛)
C.哀恕(明主之弃)
D.嗟叹(知己之稀)
E.悲伤(年华已逝)
24.作家的独特素质包括()
A.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
B.注重对生活进行伦理判断
C.强调对人生进行客观分析
D.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
E.对语言有超常的敏感与驾驭能力
25.诗歌的特征包括()
A.高度凝练
B.充满情感
C.富于想象
D.结构跳跃
E.具有节奏和韵律之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 小题4分,共10分。
26.童心说
27.创作个性
28.顺时序和逆时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审美的实现所需要的条件。
30.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31.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32.“文学创作主体”与“作家”的区别。
33.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存在的几种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35每小题10分,36小题15分,共35分。
34.说明文学语言组织的文法层面。
35.试论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36.结合下列诗句,阐述抒情的语法策略。
附:
(1)“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C 4.B 5.B
6.A 7.A 8.B 9.D 10.B
11.A 12.A 13.C 14.D 15.B
16.A 17.C 18.D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 22.ABC 23.CDE 24.ADE 25.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 小题4分,共10分。
26.
童心说:童心说是由明代学者李费提出的,强调诗人应该用“赤子之心”去感受世界。
27.
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指表现在作品中的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独特性。
28.
顺时序和逆时序:先讲前面发生的事,后讲后面发生的事,即顺时序:叙述的前后顺序
与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不一致,即逆时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
审美的实现需要以下三个层面的协同合作。
(1)主体心理层。即人的心理层面。
(2)客观对象层。即物的客观层面。
(3)中介层。包括特定的心理时空、心境和历史文化的积累。
30.
(1)具体可感性。文学形象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2)艺术概括性。文学形象能够通过个别概括一般,通过偶然表现必然。
(3)审美理想性。文学形象能够满足高级心灵旨趣,展现人的审美理想。
(4)审美属性。与非文学形象(如马的生物学挂图)不同,文学形象具有审美的属性。
31.
(1)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形成不同的风格美。风格美不仅给人以形式上
的满足,而且能够陶冶人心。
(2)风格美能陶冶人心,是因为它凝聚了生命的内质,体现了人的各种生命状态丰富的
个性和创造力量,表达了对人生和艺术的价值取向。
32.
(1)“作家”不等于“文学创作主体”。“作家”指从事文学创作并有成就的人;“文
学创作主体”指处于创作活动过程中的某个人。
(2)一方面,作家未必是文学创作主体:作家在创作时,属于文学创作主体:一旦停止创
作,他依然是作家,但不再属于文学创作主体。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未必是作家:文
学创作主体可以从事文学创作,但未必能够取得文学成就,因而不能称作作家。
33.
(1)模仿说。认为原始艺术即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是模仿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产物。
(2)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巫术,发挥着巫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3)游戏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游戏,即起源于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
(4)劳动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劳动,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也多以劳动的场面、过程和产品为表现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35每小题10分,36小题15分,共35分。
34.
(1)词法。指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它一般要求用词贴切、生动和传神,有所谓
“炼字”之说。
(2)句法。指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中国古典诗文十分讲究句法,尤其注重句型
和炼句。
(3)篇法。指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如重视起、承、转、合,即重视篇法。
35.
(1)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指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的阅读、欣赏,与购买、占有物质产品的消费行为无关。
(2)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的范畴,是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这整个流程的最后环节。文学接受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
36.
抒情的语法策略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语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已经改变了词性,由形容词变成了动词。
(2)“鸡声茅庐店月。人迹板桥霜"中六个名词就堆出了六个鲜明的形象,没有采用平时的动
词加动词句式,极大的削弱了其的叙事功能,变相增加了抒情功能。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用“外”、“前”、
“边”几个方位名词取代动词,强化了抒情效果。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文学类 2021年10月山东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